全国第一次劳动大会旧址
1922 年 5 月 1 日至 6 日,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这次大会有着深刻且重要的历史背景。当时,中国共产党刚于 1921 年 7 月成立,党的一大通过了党的第一个决议,规定党在当前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同年 8 月,党领导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此推动下,全国工人运动逐渐兴起,各地罢工活动此起彼伏,比如 1921 年 1 月,香港中国海员为改善待遇,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罢工,将全国第一次罢工潮推向高峰,且获得了胜利,给其他行业工人以巨大鼓舞。
旧址建筑及功能介绍
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滨江西路 230 号,整体由南北两幢建筑组成。北面的西式混凝土主楼始建于 20 世纪 20 年代,是当年广东机器工会办公场所。主楼有着独特的建筑韵味,历经岁月变迁,至今仍保留着诸多原有特色,像原木旋转楼梯、窄窄的长廊、老式花阶砖、西式壁炉和门窗等,这些元素既有俄式建筑风格又散发着老广州的味道,让人仿佛能穿越时光,感受到往昔的氛围。
南面的建筑是砖木结构的大礼堂,这里便是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的会场。大礼堂内部空间轩敞,采用中式金字顶砖木结构,辘灰筒瓦屋面,淡黄色外墙,别具一番古朴大气的风格。早在 1921 年春,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曾在这里创办工人夜校、开展革命活动,为革命事业培育力量、传播思想。
如今,这处旧址沿袭了诸多重要功能,它是职工教育培训的良好场所,在这里可以开展各类针对职工的培训活动,提升职工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同时也是举办会议的优选之地,凭借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充足的空间,为各类会议增添独特的氛围;此外,还能进行演出活动,让红色文化通过艺术表演等形式得以更好地传播和弘扬,让更多人了解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工运历史以及其所承载的伟大精神。它已然成为了广东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红色文化阵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教育、宣传等作用,也是广州市海珠区一张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名片。
旧址音响系统需求分析
活动类型需求
在全国第一次劳动大会旧址举办的各类活动,对音响系统有着较为多样化且严格的要求。像大型会议活动,往往会有众多参会人员,需要音响系统能够实现全面且均匀的声音覆盖范围,确保在礼堂的各个角落,甚至包括走廊等周边区域,参会者都能清晰听到发言者的声音,避免出现声音盲区或音量忽大忽小的情况。例如一些重要的学术研讨会议、行业交流会议在此召开时,主讲人的讲话内容传递不容有丝毫偏差,这就要求音响在整个空间的覆盖效果要达到高标准。
对于培训活动而言,清晰的音质是关键。无论是技能培训还是思政文化类培训,讲师讲解的知识点、传达的理念等都需要通过音响准确传达给每一位学员,要让学员能够轻松分辨出语音语调的变化、重点内容的强调等,所以音响系统在音质的还原度上要足够优秀,像高音要清亮不刺耳,中音要饱满,低音要沉稳而不过于沉闷,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培训氛围,提升培训效果。
而在思政文化活动方面,可能会有朗诵、演讲以及红色文化主题的演出等形式,这时不仅要求声音能准确覆盖全场,更需要音响能很好地还原出朗诵的情感、演讲的感染力以及演出中各种音效的表现力,让参与者沉浸其中,深刻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传承红色基因,所以对音响系统在声音的层次感、立体感等方面也有着较高要求。
音响系统设备选择
主扩线阵
在全国第一次劳动大会旧址这样有着特殊历史意义与多样化使用场景的场所,选择合适的主扩线阵至关重要。采用剧院之声VALTEC TUBESOUND的VQ系列两分频线阵列音箱8只+W118A次低频音箱4只组成强大的线声源,营造出动态大、连续声压级高的声学效果。
作为剧院之声VALTEC TUBESOUND的主力产品之一,有着诸多优势。集合了新一代钕磁单元、BASS PHASE TYPE TM低频相位塞技术(低音相位塞装载专利技术)、最优化的声学结构箱体等成熟可靠的线阵列技术,她的诞生具有重要的意义,重新定义了我们对过往的认知。外置大功率放大器驱动,辅以DSP线阵列控制器及软件,高效快速获得线性平滑高声压的声音。其产品体积小,能有效减少仓储和运输成本;重量轻,便于安装、拆卸;配套功放机柜,让调试变得更简单;而且声压大,同等的音箱数量能满足更大的演出需求,也适用于剧院、多功能厅、教堂等场所。
周边设备配置
在全国第一次劳动大会旧址的专业音响系统中,周边设备的配置同样不容忽视,它们在保障声音传输、增强使用灵活性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是无线话筒,在各类演讲、表演、会议等活动中,无线话筒能实现声音的无线传输,摆脱线缆束缚,让使用者有更大的活动空间。
VQ628真分级无线麦克风话筒,内置频率自动扫描功能,在LCD屏可查看扫描结果,可以在工作状态中快速搜索并锁定不受干扰的频率。超强的抗干扰能力,能有效抑制由外部带来的噪音干扰及同频干扰,提供2个天线通道(BNC接口)、2路平衡式独立音频输出(XLR接口)、1路非平衡混音音频输出(Ø6.35mm接口)。采用UHF600-699MHz频段载波,PLL锁相环回路设计,真分集超外差二次变频。主机采取纯自动选讯(真正分集)接收设计方式,不但接收距离远,且能消除接收断音。主机具有200-300米的有效工作距离(可视距离)。主机具有话音高保真、功能特强大、特性最稳定的专业品质,专为舞台演出而设计。主机采取金属外壳1U的标准机柜设计,安装方便。具有锁键功能,防止人为误操作。配合天线分配系统可实现会场无线信号全覆盖。红外线对频、发射器可以互换、操作简单;
天线放大器可以增强无线信号的接收和传输强度,确保在旧址的各个区域,无线话筒等设备都能稳定地传输声音,避免出现信号中断或不稳定的情况,特别是在空间较为开阔或者有较多遮挡的地方,其作用尤为明显。
DM24-PLUS数字调音台是对各路声音信号进行汇集、调整和分配的关键设备,能够控制不同声源输入的音量大小、音色效果等,比如调节高音的清亮程度、中音的饱满度以及低音的沉稳感,还可以进行混音操作,将多个声音信号按照需求混合成合适的比例后输出,满足各种活动对于声音多样化处理的要求。
数字功放则能将音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推动音箱发声,并且具有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相比传统功放,它在保障音质的同时,更适应现代音响系统对于空间利用以及能耗等方面的考量,为在全国第一次劳动大会旧址呈现高质量的声音效果提供有力支持。
VN系列数字功率放大器采用先进的CMOS技术,先进的Class-D和高效的SMPS模块设计,极高的效率、极低的发热,可靠耐用,抗击穿能力强,音色干净,失真小;带PFC,可以全电压(80V-296V)范围内稳定工作,能适应恶劣的电网环境;稳定可靠的2Ω驱动能力,两通道和四通道设计,完美适用于各种音响系统;采用有源PFC和软开关技术,功率校正因素最高达到0.99,适应能力强;1U高度的标准机箱空间可提供强大功率,低损耗、节能环保、节约运营费用;采用国际高端厂商器件,电路先进可靠,规范的生产流程,精品品质;通过严格的可靠性、高低温环境适应性、用户体验等各项测试;电路全保护:软启动、直流、次声频、高频、过热、短路、开机、关机静音;适用于线阵,酒吧,户外演出,会议室,影院,音乐餐吧,背景音乐等等,任何需要扩声的场合;
通过合理配置这些周边设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让音响系统在旧址的各类活动中发挥出最佳性能,为参与者带来优质的听觉体验。
后期维护与升级展望
日常维护策略
全国第一次劳动大会旧址的专业音响系统,为保障其正常运行,日常维护工作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维护措施:
1.预防性检查:
依靠人的感官感受,并配合必要的检查工具和仪器对音响设备进行检查。严格按照计划规定深度执行,具体涵盖音响设备的运行工况、工作精度、功能特征、耐磨性以及腐蚀性测量和校验等内容。通过预防性检查全面把握音响系统的具体磨损性能,做好修理前的准备工作,同时定期进行记录。在音响系统调试、运行、维修管理中,以整体化设计思路和应用维修细则,从整体上将维修作为有预见性的措施来强化,包括严格维修制度化要求,从技术、经济、组织措施、设备寿命周期全过程进行全局管理。维修人员要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影响运行安全、运行效果、运行质量、运行参数、零部件结构变形、位移、磨损等故障的部位和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
2.设备修理:
主要用于修复因日常不正常原因造成设备损坏、精度劣化等问题。通过修理或更换零部件,提升设备的性能,确保音响系统回归到正常有序的工作环境中。具体修理方法可采用定期修理、检查后修理等方式。维修人员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日常维护和保养的重要性并深度实施,切实挖掘音响系统应用的潜能,做好与其他人员的联动;针对具体维修重点进行防故障管理;因地制宜地调动维修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以提升会场音响系统设备修理的质量。
3.日常维护保养:
运用擦拭清扫、润滑、调整等一般方法对音响系统进行护理,从技术层面维持和保护设备性能,确保设备清洁、润滑良好、安全运行、技术状态稳固。例如,要定期用干净潮湿的软棉布擦拭机器表面,清洁时忌使用挥发性溶剂和水,可用干布轻抹机器;不用时,防止灰尘进入设备内部。同时,注意设备的正常操作顺序,开机时由前开至后,先开效果器、话筒、点歌系统等设备,最后再开功放,且开机时把功放的音量电位器旋至最小;关机时顺序相反,先关功放,让功放的放大功能彻底关闭后,再关掉前端设备,关功放时同样要把音量电位器旋至最小。
4.演出环节的系统调试:
这是对日常监测、每日检测工作需求的细致化补充工作,不仅需要调试员自身,还需演唱者配合。具体包括出场前检测、演出程序检测,像灯位调整、特效设备检测能否正常使用、线路检查(查看断点、破损、是否存有漏电可能等)、清理音响内外部的灰尘及垃圾以及防火设备的配合检查等。
5.日常工作流程规范:
开场前对设备进行调试,同时对附属设备、线路等进行调整;舞台设备归零后,开始检查演出程序,对不当程序进行修改储存;初步检测后,正式进入音乐、灯光合成检测调试;演出结束、受众离场后,覆盖帷布保护设备。总之,音响保养必须结合常规检测、周定期检测、月保养及适当调试,才能综合提升设备性能。
未来升级方向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全国第一次劳动大会旧址的音响系统也有着广阔的升级空间,以更好地契合旧址各类活动的需求,在智能化控制、性能提升等方面有着以下可能的升级方向:
1.智能化控制方面:
可以引入智能中控系统,实现对音响设备的集中化、自动化控制。例如通过手机端或控制终端,远程操作音响的开关、音量调节、音效切换等功能,方便工作人员根据不同活动场景快速调整音响设置,提高工作效率。还能预设多种活动模式,像会议模式、演出模式、培训模式等,一键切换就能让音响系统自动适配相应的参数,营造出最佳的声音效果。另外,借助智能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测场地内的声学环境变化,如声音反射、回音情况等,并自动反馈给音响系统进行优化调整,确保声音始终保持高质量输出。
2.性能提升方面:
主扩线阵方面,未来有望采用更高功率、更轻量化且音质更加卓越的扬声器产品,进一步扩大声音覆盖范围的同时,提升声音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让全场听众都能享受到沉浸式的听觉体验。超低音音箱可以朝着低频下潜更深、声音能量密度更高、失真更低的方向发展,增强演出、文化活动等场合的氛围感和感染力。周边设备上,无线话筒的抗干扰能力、拾音清晰度会不断提高,音频处理器的信号处理精度、功能丰富度也会得到优化,例如实现更精细的均衡调节、更精准的延时控制等,调音台则在操作便捷性和声音混合效果上进一步升级,数字功放的效率和稳定性也将持续提升,全方位助力音响系统为旧址活动呈现出更加完美的声音效果。总之,通过不断关注和引入新技术、新设备,音响系统将能更好地服务于全国第一次劳动大会旧址的多样化活动需求,传承红色文化,让每一次活动都留下深刻的声音印记。